高职语文教学要凸现人文特色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胡欣育

 

内容摘要:当前大学语文的地位在高职院校呈下滑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职语文只有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师资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在兼顾应用性的同时,尤其要凸现人文性特色,高职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和“活力”而具有生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人文性

 

曾经看过报道:北京某著名高校校长在赠送宋楚瑜一幅题有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的小篆书法礼品时,读得磕磕绊绊不说,竟将重要字句读错,弄得洋相百出、丢尽人脸;一位大学副教授、博士板书时不懂“野兽”的“兽”字怎么写,最后在全班学生一起比划、齐叫下写了15次才算写出来;一位大三学生写一份不足百字的建房申请竟有28个错别字……这都是在大学校园发生的让人“大掉眼镜”的事实,身为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国民,不禁感到汗颜。国家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人的生活水准提高,难道就必须以沦丧人文素质为代价吗?我们的教育不是以“培养综合素质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吗?

其实同样值得让我们深思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就拿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来说,作为高职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目前正面临严峻考验:其一,学校不重视,减缩课时,甚至视之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并加以取缔;其二,学生不重视,逃课现象较普遍;其三,教学手段较落后,停留在“课本、黑板、粉笔加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层面上;其四,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阶段,缺乏人文性;其五,教师队伍波动较大,许多骨干教师不再“重操旧业”,转向教公关、交际类等实用性课程。这确实值得我们所有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同仁们深思。不少学者撰文一昧归咎学校不重视大学语文教育,随意削减课时、取消课程、把大学语文放在“边缘”位置、“实用主义”教学思想作怪等等。这并非无道理,但原因还不仅如此。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不少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确实不太理想,在学生评价中几乎掉到后几位, 这怎么会引起重视呢?学生反馈的主要问题是:老师照本宣科,为“讲课本”而讲课本,教法与高中没多大变化,课堂缺乏“生气”,调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教材篇目与高中重复多,且老师讲不出新意,还有这门课“不太实用”等。而老师认为,当前大学生要求语文课堂上得“有生气”固然没错,但有时做法不踏实,上课希望老师讲俏皮话,作文在网上是下载,毕业了连求职信、申请书不会写……这就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共同问题:高职语文课堂如何创造“生气”和“活力”贴近学生,为学生“喜闻乐听”,同时又让学生“学而能用”?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本质上要求高职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置为追求目标,使语文课尽可能生动活泼,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要做到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广泛为学生接受,确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积极推进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统一编写全国通用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注重人文性、实用性有机结合,高职学生真正适用。

??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材名目繁多,比较混杂,据不完统计全国共有50多种不同类型的大学语文教材,但目前还找不到一本全国通用的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通用教材。当前大学语文教材有共同特点:一是以古文为主,二是偏重文学作品,三是突出思想“教化”,往往缺少能力训练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些教材主要由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组织编写出来的,其适应对象是大学本科生, 并不完全适合高职院校使用。因此, 许多高职院校自行组织编写、各自为阵,这直接导致了教材使用的混乱局面。由于各类学校的生源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是不同特点,盲目采用权威教材而视学生层次、特点于不顾,显然行不通。

为了方便统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国家应当组织专家编写适用于高职院校的统一大学语文教材,要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角度去安排教学内容,突破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模式,广泛地涉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给学生以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要从高职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层面出发,把人文性与实用性充分结合起来,除安排文学作品内容外,还要适当加强能力训练内容,如应用写作、语言交际等。

二、改革教学内容,追求文化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的情感培育,同时不忽视技能的培养。

《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彖辞》)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对塑造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教材本身安排的内容和教师经过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必须要以人文精神为支点,追求文化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把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高职语文应以丰富的内涵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同样要汲取西方的优秀文化,使学生的精神品格得到全面的提升。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文学作品,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表现了国人的情怀节操、品格胸怀,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爱好,对学生精神品格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逍遥、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情怀、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胡适眼中的“不朽”、巴金梦境中的“秋夜”、钱钟书精神上的“快乐”、傅雷视生命挫折为“心灵的灰烬”的感悟,无不闪耀着诗人作家充满睿智的光芒和折射出了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孔子“从善如流”、“见贤思齐”的人格修养,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道德境界与内心修养,屈原“兴国存君”的爱国感情,杜甫“穷年忧黎元”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韩愈“为文养气”、“养气致盛”的精神活动 ,无不表达作者高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以及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1]西方同样不缺一大批充满睿智的先哲圣贤,他们在作品中所渗透的深邃的思想、独到的思维方式、人性化的思想光环,曾启发了多少求知者探索世界和人生。这些都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只有精选典范之作进行阅读鉴赏,才能向学生在完整的意境中传达情感神韵,在精神上获得愉悦与陶冶,才能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是非、美丑、善恶的批判能力。当前高职生文学基础相对较差,而多数学校在专业课程安排也以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主,较少专门的人文素质课,因而通过大学语文对他们进行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应要充分融进社会生活,要有时代感。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内容,单纯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没有把课堂延伸至生活,从而缺乏在社会生活的滋养和对生活的感悟,从而使教学内容停留在课堂、课本层面上。非“社会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显得呆板、滞后,显然是没有“生气”和“活力”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除在课堂讲解课本知识外,还要融入社会生活内容,特别是具有时代感的内容,增强课堂的时代感、新鲜感,将大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如:讲解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时 ,除了从立体画面感分析诗歌意境外,还从唐代制度文化角度出发,“孤烟”即“平安火”,是唐代社会国家平安的信号,皇帝登上西安城楼,一看到“孤烟”燃起,便可睡放心觉了,这样分析就更加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怎么会将天上的月亮联想到地上的霜,而不联系到其它白色的东西呢?这里的“床”指的是什么?睡在床上,诗人怎么“抬头”,怎么“低头”?还是张天健行先生考究得好:“唐代时‘床’指井栏、井架,不是睡觉用的‘床’。[2]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南北朝时的“床”指的是坐具。[3]同样在地上的东西联想到一块就显得自然一些。教学过程中若将作家学者考证的、具有社会生活感的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也自然可调动学生的兴趣。

其三,高职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大学语文的教材主要安排了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体裁,大多数是文化、美学、道德、情感等人文主义相结合的理想主义作品,站在较高层次的人文修养的层面上来安排教学内容,这无疑对拓宽学生的视野、熏陶学生的情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积极作用,因而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忽视了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的现象。语文素质包括文学素质,同时也包括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等方面内容。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把它视之为中学时候的事情,因而大学生表现出语文素质差的问题,如发音不规范、错别词多、语法不过关、写作能力差等。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适当安排语言应用方面的内容(如应用写作、演讲口才等)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也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灵活组织这些方面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式,除说讲授教学形式外,采用朗诵、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讨论甚至实地参观等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凸现人文性的灵活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当前大学生普遍对大学语文有共同学习期望:语文课不能光停留在课堂上的“说教”,要从“课堂”走向“实践”。而当前大学语文普遍采用讲授法为主,讲授法的课堂教学方式本身存在缺陷:老师在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天花乱坠,但上完课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全然记不到心上。为保证学生通过课堂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激发机智和灵感,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又能培养能力、锻炼思维、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除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外,采用朗诵、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讨论甚至实地参观等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显得非常必要。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有 “讽喻说”、“同情说”、“长恨说”、“自伤说”、“矛盾主题说”等多种说法,教学时不如先将这些不同的说法向学生做总体介绍,然后由学生先围绕一种认同的说法去查阅资料,然后写成发言稿,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课堂气氛肯定很热烈。同样一篇课文又可采用辩论式教学方式,先从学生的发言稿中提炼出两派较集中的观点,形成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场面也肯定很激烈。《罗家欧与朱丽叶》“凯普莱特花园约会”的片断,选两个学生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演绎这段长达成十分钟的真情对白,加上配乐,罗密欧“爱”的神箭、朱丽叶的温柔、浪漫多情的场面定会深深打动和感染学生。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用广州话、潮州话、普通话来朗诵,地方文化的异种情调也自然脱出,课堂“生气”也就盎然。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带有丰富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可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完全可由教师凭靠自己经验和洞察力,结合课文的内涵、特点去组织、发挥、创造,不能千篇一律,否则显得呆滞而同样失去“生气”和“活力”。

四、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在声情并茂情景中使学生得到熏陶和感染。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你听、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方式,其效果是有限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觉组合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分别利用之和。对人脑功能的研究还表明,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状态。[4]因此,使用多媒体技术,从多方面去给学生的各种感官予以刺激,效果会好得多。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大多制作了图文并茂、声情相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光盘,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比如,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教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他们负责的《大学语文》课程获得国家“精品教程”,该课程制作成多媒体网络软件和光盘,其精辟简要的要点分析、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即情即景的多彩画面、一点即通的幻灯放映,做到了“文、音、形”的完美结合,堪称典范。多媒体课件教学,制造全方位的人文环境,使学生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在生动、形象、具体的过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受到审美感染,收到良好效果。但由于学校、教师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评语文多媒体教学还面临种种的问题:一、学校没有创造足够的多媒体空间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方便,教学管理人员往往会优先考虑经管类等实用课程,而把大学语文次于第二步考虑;二是大学语文教师没有重视,认为多媒体教学耗费更多时间、精力,还不如传统教学方式来得直接;三、一昧依耐现成的网络、光盘,按部就班,没有创造性地汲取时代性的教学内容来丰富多媒体教学,从而显得生硬、呆板,长期以往,遭致学生“冷眼”。这都是多媒体教学应力避的问题,否则也会流于形式,而收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的文化底蕴、审美情感、人格魅力不断提升。

当前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确实有所忽视:萎缩课时,许多骨干教师了相应转向了教授公关、交际类等的实用课程,而安排刚毕业的大学生来教大学语文。试想当年视为国学的重点课程-——“国文”课,只有杨树达、朱自清、沈从文、游国恩、吕淑湘、钟敬文等一批国文“高足”才有资格任教。[5]如此看来,如今真是不可“与昔日同日而论语”。

要保证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实现,培养一批具备人文素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显得非常急切。人文教育要得以圆满实施,必须要靠一批德才兼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没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人文教育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广博知识、高尚的道德,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拥有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思想水平,具有关注现实生活的正确、准确的视觉和关怀学生健康成长的爱心、耐心。教师只有具备的这一人格魅力,才能产生无声的力量,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并尊重,具有无穷的号召力和感召力、凝聚力和亲和力。由这种教师把握的课堂,学生会觉得一节语文课“转瞬即逝,韵味无穷”。

培养有德有能的师资队伍是当前高校加强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科类高校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一批精干的人文师资队伍,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打造精品,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理工高校应该提高人文学科教师的地位,将其与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积极建构专门的、合理的、稳定的人文学科师资队伍,合理、公平、公开、公正地考评人文学科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实绩,对那些“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有德之师予以奖励,使人文学科教师在理工高校有“家园”之感、有被关注之感、有被需要之感、有被重用之感、有成就之感、有愉悦之感、有感动之感,从而能义无返顾地、全力以赴地献身人文教育。

高职语文建设是加强高职教育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素质也是衡量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有着有丰富的内涵。徐中玉先生说:“大学生需要吸取全人类文化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对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积累,则应有广泛的理解,并加以发扬光大,具有宽厚的人文根底,肯定能为大学生们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6]作为从事高职语文教学的教师,应牢记“兼顾高职语文的实用性的同时,把高职语文的人文性摆在第一位”,让高职语文课堂走近生活、走近时代、走近学生,让它永远焕发出“生气”和“活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称得上“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谭云华、付红英:《论〈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2]《唐诗答纤纤疑录》:张天健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3] 纪德裕编著:《汉字拾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186页);

[4] 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5] 张天来、徐同林主编:《大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第4页;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出版前言第3-4页。

[6] 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