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姜夔及格律派词人>>姜夔 |
全词围绕蟋蟀之声,逐次抒写人间的种种离情。先从庾信的《愁赋》说起,用庾信所处的南北朝分裂的乡关之思,衬示出与之相似的宋金对峙现实中的词人愁绪,先声夺人地表现其愁的不同一般。然后接以门边井畔的蟋蟀声,使愁情进一步加深,从而引起思妇念远怀人的情思,通过无眠和起寻机杼的行为,展示思妇不能成寐的愁烦,起而纺织缝制寒衣的关切之情。屏风上的曲折山峦,隐示出所怀之人的遥远,所以夜凉更增添了孤独无欢的感受。下片则由室内扩展到室外,紧承上片,从西窗暗雨,断续砧杵,进一步渲染与蟋蟀声相应中的思妇愁苦。候馆、离宫的悲秋吊月,分写漂泊者和失国者的哀怨,使蟋蟀声为背景的人间哀愁不断扩展。在蟋蟀为主调的基础上,伴以骚人的愁吟,思妇的悲叹,以及机杼、砧杵的声响,从而展现出层层愁情画面。结尾部分,有意虚宕一笔,联系《诗经·七月》的有关蟋蟀的描写,插以“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的欢乐幻景,小作反衬,最后再跌入“一声声更苦”的境界之中,将蟋蟀声中所衍化出来的愁情愁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作者末尾的“宣(和)政(和)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的自注,给这首以蟋蟀为题的词作,注进了家国兴亡之感的深层含意。 |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姜夔及格律派词人>>姜夔
回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