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苏轼及北宋诗词>>秦观>>踏莎行>>赏析 |
这是秦观贬居郴州时为排遣自我无穷愁绪而作的词。在寂寞的谪居生活中,最难排遣的是挥不去斩不断的孤寂。秦观在郴《自作挽词》有“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他比携带家眷的苏轼多一重痛苦无聊。上片写一天中的寂寞,与漫漫长夜相似。早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早晨浓雾弥漫;晚上,月色迷朦,空间消失了。诗人只有靠想象生活。他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可是望断桃源,却无可寻访之路。他只能在“孤馆”中尝尽料峭“春寒”,在“斜阳”中听那苦苦的声声杜鹃。王国维《人间词话》赞赏这二句“由凄婉变而凄厉矣”,进入了“有我之境”。下片,“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实是无中生有之境。没有任何人给自己寄梅、传素,尽是痴盼中语。故有无数重恨,越砌越多,越砌越高。结尾两句更见痴情,诗人百无聊赖,把郴江当作朋友发问:郴江啊,你好端端地绕郴山陪着我多好呢!为什么偏偏又流向潇湘、离我而去呢!此种毫无雕饰的抒情遣怀,实在是最难能可贵的。东坡绝爱本词结尾二句,自书于扇(《冷斋夜话》),可见其艺术魅力之感人。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苏轼及北宋诗词>>秦观>>踏莎行>>赏析 回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