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姜夔及格律派词人>>两宋咏物词浅说
两宋咏物词浅说    共4页,第12,3,4

    在北宋咏物词的基础上,南宋咏物词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思想内容来看,前期多借咏物以抒山河巨变的悲愤,后期则多以咏物以写宴游观赏的闲适之情,宋末元初多以咏物寄寓亡国之痛。在艺术表现上,前期以感发为主,后期则多用典使事,有矜才逞博的倾向。与北宋时期的咏物词相较,则北宋多即景咏物,多自然;南宋则多设景以咏物,多人工。

    南宋咏物词作者中,当以辛弃疾为巨擘,六百多首词中有咏物词八十余首,实为两宋词人中之佼佼者。其《瑞鹤仙》(雁霜寒透幕)咏梅、《声声慢》(开元盛日)咏红木犀,《贺新郎》(云卧衣裳冷)咏水仙、《念奴娇》(对花何似)咏白牡丹等咏花木词中,都于自然中流露出家国之痛。如《瑞鹤仙》咏梅一词中,既写出“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的不凡风姿,同时从“寂寞,家山何在”和“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的描写中,又深深寓含了河山未复,壮志未酬的感慨。值得注意的是辛弃疾有多篇咏写岩石的词作,特有个性色彩,如《念奴娇》(迎来何处)咏雨岩石、《归朝欢》(我笑共工缘底怒)题积翠岩、《山鬼谣》(问何年)咏雨岩、《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咏雨岩、《贺新郎》(拄杖重来约)题积翠岩、《临江仙》(莫笑吾家苍壁小)咏苍壁等等。在辛弃疾笔下,词人埋怨“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使山石“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因而“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通过咏写山石,吐露了壮士不遇的悲慨。而“莫笑吾家苍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的描写,和“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的表白,也是通过咏写嶙峋的山石表现磊落不凡的胸襟,开创了咏物词的新境界。

    姜夔、吴文英二家,分承周邦彦咏物词传统而又各具自家面目。姜夔擅于以物为点染,暗寓幽隐之情怀,精思结撰,而又能运以清虚之笔,如《惜红衣》(簟枕邀凉)之咏荷、《一萼红》(古城阴)、《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之咏梅,都是这方面的名篇。吴文英以感受敏锐深细,想象丰富见称,丽藻华章,于浓挚丽密之中,时有灵气流转飞舞,如《宴清都》(绣幄鸳鸯柱)咏连理海棠、《花犯》(小娉婷)咏水仙、《高阳台》(宫粉雕痕)咏落梅等,都是其咏物的代表作。其余如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咏燕、《绮罗香》(做冷欺花)咏春雨,既注意正面描写,又能侧面烘托,摄貌取神,被称为咏物高手。当然,史达祖的咏物词虽能做到不留滞于物,但较侧重体物之工巧,而寄托之意稍嫌欠缺,南宋末年的张炎、周密、王沂孙诸人,也都以咏物词著称。其中如张炎《南浦》(波暖绿粼粼)咏春水、《解连环》(楚江空晚)咏孤雁,人称张春水、张孤雁。周密有《法曲献仙音》(松雪飘寒)吊雪香亭梅、《水龙吟》(素鸾飞下青冥)咏白莲,王沂孙有《眉妩》(渐新痕悬柳)咏新月、《水龙吟》(晓霜初著青林)咏落叶、《齐天乐》(一襟馀恨宫魂断)咏蝉等作,皆有感而发,铺陈细致,刻划精工,为人们所传称。

两宋咏物词浅说    共4页,第12,3,4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姜夔及格律派词人>>两宋咏物词浅说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