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金元诗词>>元好问>>岐阳 |
诗为吊凤翔失陷而作。首联先追述十年间陕西战事。从兴定五年(1221)元兵入陕西,至正大末,疆土沦亡殆尽,仅余京兆、凤翔等三五座孤城。关中枕山带河,向称形胜之国,但金军主力已在与宋及蒙古的两线作战中消靡殆尽,昔日金城汤池,如今草尚不横,完全失去了防守能力。凤翔府终于不敌蒙军十万围攻,坚守一百余日,数万将士全部战死,蒙军屠城,满城无有孑遗。“岐阳西望无来信”一句,不仅暗示城池的失陷,也将战事的惨烈和蒙军的嗜血残暴婉转道出。陇水汩汩,仿佛也在为千万化为异物的生灵悲咽。“野蔓”两句想象战后的战场:白骨撑拄,无人掩埋,唯有野蔓牵萦,用芊芊绿丝,修筑壮士的坟墓;残阳如血,照映颓垣断壁,四野一片死寂,风声呜呜,是亡灵的悲号,笔调沉挚悲凉。末句对苍天发出责问:是谁发明了战争,又是谁发动了这场战争?在诅咒和责难中,可见诗人斑斑滴血之心。赵翼《瓯北诗话》有曰:“唐以来律诗之可歌可泣者,少陵十数联外,绝无嗣响,遗山则往往有之。”该诗便是一首“可歌可泣”的经典之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