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中唐诗文>>白居易>>长恨歌>>汇评

 

    如此长篇,一气舒卷,时复风华掩映,非有绝世才力未易到也。(〔清〕纪昀等《唐宋诗醇》卷二十二)
   《诗人玉屑》曰:“峨眉山下少人行”,峨眉在嘉州,与幸蜀全无交涉,乃文章之病也。(同上)
    长庆长篇,如白乐天《长恨歌》、《琵琶行》,元微之《连昌宫词》诸作,才调风致,自是才人之冠。其描写情事,如泣如诉,从《焦仲卿》篇得来。所不及《焦仲卿》篇者,正在描写有意耳。(〔清〕贺贻孙《诗筏》)
   《连昌》、《长恨》、《琵琶行》,前人之法变尽矣。(〔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二)
    香山诗名最著,及身已风行海内,李谪仙后一人而已。……盖其得名,在《长恨歌》一篇。其事本易传,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词,有声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又有《琵琶行》一首助之。此即无全集 ,而二诗已自不朽,况又有三千八百四十首之工且多哉!(〔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以《长恨歌》之壮采,而所隶之事,只“小玉双成”才有余也。(〔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结处戛然而止,不纠缠方士复命,上皇震悼不豫等事,笔力高人数倍。(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二)
    此诗为唐白乐天居易所撰,时在长庆中,故名长庆体。此诗皆为七言绝诗。平声与仄声,间次而押,如初四句为押平声,次四句即押仄声,次四句又押平声,次四句又押仄声。盖每四句一转,每一转四句。凡押韵者三句也,例如第一、第二、第四句押韵,第三句必不押韵。 如押平韵,除第一、第二、第四三句押韵外,第三句之收字为仄声。押仄韵,第三句之收字为平声。但古人亦有平转平,仄转仄者,此法必不可学。且工于长庆体之名人,每于第三第四句作对偶,故《长恨歌》中,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沉沉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往往而是。又每四句中之末一字或末二字,又下起句之一字或二字相连。如收韵末二字为“伤春”,则下句起二字亦用“伤春”二字。此虽非白居易所定,后人多有效之。(刘铁冷《作诗百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中唐诗文>>白居易>>长恨歌>>汇评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