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先秦散文>>庄子 |
|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为漆园吏,楚威王聘他为相,他拒绝不仕,穷困终生。他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被诏封为南华真人。他对当时的社会深感不满,所以无情地揭露和抨击黑暗的现实,主张顺应自然,取消一切政治措施,抛弃一切社会文明。 《庄子》,唐以后又称《南华真经》,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为庄周所作,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为庄周后学所作。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机智幽默,善用寓言,风格独特,对后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先秦散文>>庄子 回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