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先秦散文>>庄子>>集评
 

    《庄子》文章善用虚,以其虚而虚天下之实;太史公文字善用实,以其实而实天下之虚。    《庄子》者,《易》之变;《离骚》者,《诗》之变;《史记》者,《春秋》之变。(〔宋〕李涂《文章精义》)

    《庄子》就三纲五常外立议论,其与人辨,是得已而不已,义理有间矣;然文字皆不可及。(同上)

    庄生之教,得其泛滥者,则荡而丧志,何晏、王衍之所以败也。……自晋以后,清谈之士,始附会之以老庄之微词,而陵灭忠孝,解散廉隅之说,始熹然而与君子之道相抗。唐宋以还……于是而以无善无恶,销人伦,灭天理者,谓之良知;于是而以事事无碍之邪行,恣其奔欲无度者为率性。……于是而以廉耻为桎梏,君父为萍梗,无所不为为游戏,可夷狄,可盗贼……无一而不本于庄生之绪论。(〔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

    《庄子》文章最灵脱,而最妙于宕,读之最有音节。姚惜抱评昌黎《答李翊书》,以为善学《庄子》,此意须会。能学《庄子》,则出笔甚自在。(〔清〕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

    凡称“子”书,多非自著。(〔清〕孙星衍《晏子序》)

    中国人的特性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根一样。(〔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思想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先秦散文>>庄子>>集评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