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李白>>蜀道难>>汇评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唐〕孟棨《本事诗》)
   《蜀道难》、《远别离》等篇,出鬼入神,惝恍莫测。(〔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
    王士祯云:唐人乐府,惟有太白《蜀道难》、《乌夜啼》,子美《无家别》、《垂老别》以及元白张王诸作,不袭前人乐府之貌,而能得其神者,乃真乐府也。(〔清〕王世祯述何世录《然灯纪闻》)
   《蜀道难》一篇,真与河岳并垂不朽。即起句“噫吁,危乎高哉”七字,如累棋架卵,谁敢并于一处?至其造句之妙:“连峰去天不盈尺……万壑雷”,每读之,剑阁阴平如在目前。又如“一夫当关……化为狼与豺”,不唯刘璋、李势恨事如见,即孟知祥辈亦逆揭其肺肝,此真诗之有关系者,岂特文词之雄!(〔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太白以纵横之才,俯视一切,《蜀道难》等篇,长短句奇而又奇,可谓极才人之致。(〔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卷二)
    太白《远别离》、《蜀道难》等篇,极其迷离,然各篇自有各篇之归宿收拾,即如乐府各题,各自一种神气。以此易彼,则毫厘千里矣。(〔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李白>>蜀道难>>汇评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