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李白>>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乃乐府旧题,为乐府诗《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诗约作于开元十九年(731)李白首次入长安前。据孟棨《本事诗》,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往访,见《蜀道难》:“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此诗依《蜀道难》诗题传统内容,写由秦入蜀道路上的奇丽和惊险。全诗分三个部分,开头几句以感叹句提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命题,并从回顾蜀道的历史、天梯石栈的由来道出蜀道艰难的历史根源;中间部分又以夸张的笔触及丰富的想象力极力摹写蜀道山高、川险、路难,使人闻之且面色改变,何况亲历其险,并再次发出“难于上青天”的感叹。最后部分以蜀道之险而生忧心,形势险要,易守难攻,随时有可能发生变乱,且易为军阀割据之地,故诗人忧心忡忡。此诗为李白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以浪漫主义的激情,以迷离惝恍、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无怪乎殷璠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河岳英灵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语文教程>>李白>>蜀道难>>赏析                           页首